互联网周刊: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互联网OS
像微软操纵系统那样一统天下的OS,在互联网上可见的未来,不大可能重现。从长远的观点看,解构系统,正是互联网一个方面的本性所在,它不会重新回到集中控制模式,而会通过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创新。
文 姜奇平
操纵系统(OS)是个PC时期的术语。最初讲互联网操纵系统,是人们还不习惯互联网时,拿PC的规律往互联网上硬套,以为互联网也应像PC那样,有个操纵系统。这类探索现在还没有绝迹,例如HP的WebOS,但已没有多少人认真,由于迄今互联网上还没见到一个靠操纵系统到达当年微软一统天下成绩者。历史不可重复,总是在创新当中。
今天,“互联网OS”更多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OS比喻的是平台。所以说“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互联网OS”,实际问的是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互联网平台。问这个题目的背景是:平台化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方向,单纯做利用没有太大的远景,假设能把一项利用发展为一个基础平台,容纳大量的第三方利用,将能够聚集更大范围的用户群体,并产生新的盈利空间和盈利模式。
我们将互联网基础平台辨别为基础技术支持平台、基础业务支持平台和利用服务支持平台三类“操纵系统”,分别进行视察。
一、假设互联网OS肯定在基础技术支持层,他会是谁?
基础技术支持平台,是一个包括协议(如IPv6)、智能管道平台、语言(如Html5)、操纵系统(如Google Chrome OS、Splashtop、红旗inMini、Jolicloud等)、云计算架构(包括云操纵系统、IDC系统等)、中间件(如WIDET),浏览器平台、大数据平台(如内存计算平台、数据发掘平台、搜索引擎技术平台)和P2P系统等的复杂体系。其中包括狭义的联系于硬件的各层OS。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本身不是利用,而是为利用提供后台技术支持的平台。
在这一层面,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基本处于下风,除UCWEB等少数平台外,在核心竞争力上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间隔。处于下风的主要缘由,是数据核心技术与数据核心业务掌控在美国人手中,更主要的是中国人缺少早期控制这些技术和业务的远见和意愿。固然,相对来讲,有一些潜伏的平台,对互联网利用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是基于流量的平台与利用分离,如电信运营商的智能管道。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有旨在主导智能管道的系统,是由CT直接控制互联网利用及其收费的系统,由于运营商垄断用户,一旦成功,便可能成为最实在的互联网OS。这类依托垄断竞争力的平台,特点一是将数据流量进行智能辨别,把大数据量的业务,如视频,P2P下载及未来的云利用,同小数据流量的一般利用辨别开,辨别收费。二是可以将多种业务进行综合集成,特别是将即时通讯与其它功能整合在一起,削弱像腾讯这样的企业在平台层的技术支持上风。
二是基于云的平台与利用分离,如以北京为基地,服务通讯(电信和广电)、能源(电力)、兵工和数字媒体为主的云操纵系统CloudWare。其核心技术是从组件走向层级然后走向资源池的新一代虚拟化技术。与一般电信思路不同在于,它的平台不是以控制流量为主,而是分别将数据化资源沉淀在I、P、S三大平台中,通过支持XaaS提供互联网利用服务。其中,CloudWare主要用于IaaS和PaaS,将通向利用的API建立在核心产品BitsFlow、NetVM和DataCell之上;而其SaaS主要面向企业OA和BI的相干利用。
三是基于手机的平台与利用分离,如UCWEB。一般来讲,可以把手机分为资源层(操纵系统等)、中间件层和利用程序层。目前,甚么是手机的最好平台(包括所谓手机门户),乃至这类平台在哪一层,都存在很大争议,实践也还没有检验出最好结论。在这一争议背景下,手机平台出现几个潜伏的发展方向:
1、手机操纵系统。例如WebOS等六大智能手机操纵系统。智能手机操纵系统是目前国内外互联网OS竞争的焦点之一。中国虽有中移动的OMS,但与上述六大操纵系统比,并没有明显竞争上风。而且,最大的不肯定因素,是手机操纵系统是否是手机真实的平台,这一点有很大争议。值得留意的是,直到现在,WebOS还不肯死,惠普CEO梅格·惠特曼仍表示WebOS开源后,未来将会好过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但是不管如何,这个领域能成为中国通行的互联网OS的,恐怕主要不是中国的产品。
2、中间件(含微件)平台。最成功的如苹果WIDGET。从实际效果看,互联网OS出现在中间件层,目前是近于被实践证实可行的。由于苹果靠它已取得和4600多亿美元的市值,超过谷歌加微软的总和。苹果iOS本是一个封闭的平台,苹果的翻身在很大程度上,靠的不是操纵系统,而是介于操纵系统和利用之间的微件,借的是中间件平台化这个大思路,把WIDGET当作OS来运作而走通的。苹果之所以能在封闭的操纵系统中,运作出开放OS的效果,关键就在于将WIDGET改造为平台加利用的结构。在WIDGET平台端,采取前置接入加平台模块(利用开发含开发工具、门户管理,特别是计费等),再加网络能力封装的结构;在WIDGET终端,采取资源配置加业务管理(如引擎),再通过API同微件利用对接。构成了互联网OS的效果。中国移动采取BAE作为WIDGET解决方案,但接口不同一,很难借上苹果的劲,成为中国的互联网OS。当年,华为在路由器上碰到同类题目时,是通过坚持打掉私有协议,排除思科设置的障碍,从而走上了成为伟大企业之路。中国移动要想弄互联网OS,还需要往更核心处用力。
3、浏览器。这里终究有一个中国的世界级OS出现,这就是优视科技的UCWEB。以浏览器为重心,替换操纵系统和中间件,成为互联网OS,是另外一大潮流。童晓渝等以为,移动终端浏览器“有取代操纵系统”成为平台的趋势。在这一潮流上,云集了移动互联网的各路主力军。在这一潮流内部,“中转服务器+客户端”模式,由于具有向平台+增值利用方向发展的机动性,而领先于Safari、Chrome、IEMobile等独立客户端模式。UCWEB就正好踩在这个点上。优视科技采取的是类似华为的战略,以新兴市场带动成熟市场,而取得国际领先的主动权。假设说中国的其它互联网OS都是“土鳖”的话,UCWEB是唯一的一个按美国标准,在国际主攻方向上的战略创新。这是国人最稀缺的那种创新。除独特的适配技术外,UCWEB是国际上第一个采取云计算架构,利用手机终端和网络服务器混合运算的代表。这充分辩明,中国要想在互联网OS上取得领先地位,领先的战略理念与核心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仅靠市场一个上风,不足以做强做优。固然,UCWEB发展也有它的限制因素,如何同设备商、运营商进行生态系统调和,是影响其可延续发展的重要题目。
1 2 下一页二、假设互联网OS肯定在基础业务支持层,他会是谁?
在布满不肯定性的互联网OS“军阀混战”中,一切都在未定之数。假定终极胜出的OS不在技术支持层,第二个潜伏的方向,在基础业务支持层。
基础业务支持层,包括那些为其它业务提供服务的支持性业务,例如支付、定位、安全等基础业务。
基础业务支持层假设要出互联网OS,其特点完全不同于上面所述,将是以基础业务为平台,同增值利用对接。基础业务作平台与基础技术作平台的辨别,在于为掘金的牛仔(喻增值利用服务商)卖水与提供掘金工具的辨别。
奇虎360是这个领域的代表。
记得2009年9月25日,我和周鸿祎同《免费》作者安德森聊天的时候,周鸿祎已流露出对瑞星等全部杀毒业清零的“杀心”。
当时我跟安德森确认:“平台与增值业务分离是否是免费模式的根本特点?”安德森说:“确切。”他解释,新的模式不一定是(靠)广告,而是推增值,(只要增值业务有)百分之一收入(便可以够抵掉平台免费的损失)。周鸿祎插话说:“增值不是所有人都用的,一定是很小比例的一个用户,假设(一百人里面)只有一个(交费便可以够)。所以必须有好多用户,切割不同的需求市场。”
周鸿祎因而向安德森介绍了他将杀毒软件免费吸引“好多用户”而通过增值服务从百分之一用户中收费的战略假想。安德森听过评价说:“安全卫士360也是个好的免费模式,假设百分之一用户付费,便可以够赢利。在传统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完全可以成立。”
故意思的是,周鸿祎还跟安德森说:“包括记者问我杀毒免费如何赚钱。我买了一千本《免费》,谁反对我的贸易模式,我就送给他。”兴奋得安德森直说:“感谢你一千本定单。”
可以说,瑞星的命运,在那一刻就被锁定了。在得到安德森肯定后不到一个月内,周鸿祎就对瑞星痛下杀手。从此,杀毒业改朝换代。
回顾这个经典战例,我们可以看出,杀毒软件以往只是利用,但一旦变成OS,便可以够成为生长出增值业务的业务。比如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瑞星的题目在于拿着资本当现金花,拿着种子当饭吃。这就给周鸿祎留出了充分的作战空间。
周鸿祎的意图,用理论的语言表述就是,把基础业务当作平台(互联网OS),通过免费获得用户;通过增值业务取得回报,以API作为二者的联接。目前,360正式推出360°开放计划,包括360安全桌面、360软件管家、360安全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利用中心、360团购开放平台、360游戏中心等,均已向合作火伴开放。360发展也存在一些潜伏题目,例如杀毒作为核心竞争力够不够,如何赢得人们的稳定信任,如何取得可延续赢利能力等等。
与信息安全这个基础业务成长为互联网OS相比,潜力更大的支付和定位业务的平台化,在中国却没有很好实现。假设说定位有时机题目,则支付未成为中国的互联网OS,完全是人们熟习水平跟不上酿成的。
在美国,IPCommerce已开发出类似Windows的支付软件平台,这标志着以支付门户作为互联网OS的新选择已出现。通过这个OS,将买卖处理平台和销售终端设备等软件利用程序联接起来,已渐渐开始改变美国的支付产业。苹果商店模式,实在也内嵌着着支付功能作为平台的组成部份。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也能够以为,以支付为核心平台的互联网OS,在中国具有最大的潜力,有待民营支付企业、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业支付企业去开发。我2月10日还跟支付宝的负责人讲,支付宝要做成数据平台,可以反向收购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不过100亿,而这一块值1000亿。
三、假设互联网OS肯定在利用服务支持层,他会是谁?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互联网OS的出现,常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个特殊国情,就是不发达的现实。由于不发达,在发展互联网这样的先进事物时,常常不像美国那样更多地对“体”有体会,常常算不清标准、语言、核心技术等过于概念性和长远的东西;而更多在纠缠于“用”上有心得,在弄不清规律时更多靠经验、在方向不明时偏向于模仿。在互联网平台上,就表现为,它多是由利用无意跳转成平台的。例如QQ、支付宝、360杀毒软件等,都是由杀手利用转为平台的。这类野门路,在中国相对打正规战(如按贸易计划书提早计划),成功概率要高。这决定了在利用服务支持层出互联网OS,可能更符合中国特点。而利用服务支持平台的前身,常常就直接来自某一门杀手利用。是先把蛋生出来,再考虑需不需要母鸡。这与苹果先有OS和iPhone后有愤怒的小鸟,微软等先有OS,再有PP利用,是不同的门路。
利用服务支持层,也就是ASP平台,它是为ASP,也就是App们提供服务的平台。常常平台是免费的,而通过API接在上面的增值利用收费。
QQ是利用服务支持层平台的典型。
最初,QQ只是普通的客户端利用。通过提供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聚集了大量用户。在2000年前后一度希望靠利用收费,发现走不通后,转为在客户端上扩大多元化的增值业务。这样,QQ无意间就成了中国的互联网OS,正确说,是利用服务支持平台,是利用支持上的OS。
此前,QQ上的增值业务,像苹果早期一样,主要是自己开发,比较封闭。随着苹果商店的成功,加上3Q大战激起,腾讯转向了平台开放。目前,在WebQQ的基础上发展而来Q+不只是一个流量导入网站,而是一整套完全开放API的互联网利用服务的基础平台。
在平台基础服务方面,提供包括利用平台、推送通知、同一帐号、多关系链、通讯传输、安全支付、地理位置、状态共享、数据存储和运营分析等等,已初具互联网OS的基本特点。同时,Q+ 海纳百川,打开吸引外部开发的接口,目前腾讯开放平台上开发者注册数到达170000,各类利用接入量超过40000,利用总安装量超过13亿次,三款利用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000万,分成金额突破3亿元。
阿里巴巴也是利用服务支持层的代表。阿里巴巴提供的是类似贸易操纵系统的服务。它的平台,提供的相当于贸易街的基础服务,包括身份认证、信誉保障、支付体系、安全部系等基础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对平易平台(含代运营)服务这类利用服务的支持,从而成了贸易的OS。
这类贸易OS可以具体分为几类,一类是以阿里巴巴B2B为代表的B2B交易平台;一类是以淘宝网为代表的B2C、C2C交易平台。
除腾讯和阿里巴巴之外,中国潜伏的利用型互联网OS还有一些。但都有一些明显缺点。例如百度,基于搜索引擎利用的平台。目前有强大的发展势头,但其竞价排名的贸易模式,存在根子上的隐患,寄希望于将来的百度云操纵系统。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模仿Twitter接口、参数定义和要求方式等,而且推出面向App开发者的Sina App Engine,开放了新浪微博API,鼓励第三方利用进驻,但现在主要题目是叫好不叫座,市场能力有待加强。小米手机发展很火,主要是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操纵系统深度定制用户界面,但操纵系统受制于人,将来发展的可延续性会遭到一定影响。
总的来看,互联网OS目前还只是一个筐,各种各样的平台,都可以往里装。但有一点,几近可以肯定,像微软操纵系统那样一统天下的OS,在互联网上可见的未来,不大可能重现。从长远的观点看,解构系统,正是互联网一个方面的本性所在,它不会重新回到集中控制模式,而会通过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创新。
上一页 1 2 http://www.fw8.net/TAG:系统,平台,业务,基础,安德森
评论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