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电脑IPO屡战屡败:利润没保证股权太集中
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
算上这次递交的上市申请书,神舟电脑已经是第四次冲击上市了。虽然前三次上市,神舟电脑都已失败告终。
回顾一下这款以“低价电脑”著名于世的公司的辛酸上市路程。2005年,神舟电脑计划赴港上市未果;2008年,冲击中小板又因金融危机搁浅;2011年3月,神舟电脑申请创业板上市,依然未获通过。
专业人士对神舟电脑三次上市未果进行了分析。其中,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同盟秘书长李易以为,神舟电脑的前三次上市申请,第一次赴港上市申请是一次尝试,第二次在金融危机中搁浅,第三次申请创业板上市的失败,打击才是最大的。李易流露,由于这次神舟为筹划上市,在央视黄金时段做广告,还在昆山买下一个三线笔记本组装厂,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势在必得”,但最后依然失败了。这说明神舟电脑存在一些硬伤。
李易所说的“硬伤”,发审委在谢绝神舟上市的时候就已说明。当时发审委给出了3点理由:第一,公司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存在明显差异,有粉饰事迹的嫌疑;第二,未能公道解释存货周转率逐年降落,但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第三,公司2010年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电脑零配件销售,可能对公司延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但是一年过去了,东山再起的神舟电脑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了吗?长时间关注神舟电脑发展的李易以为,神舟电脑这一年来没上进,该有的题目照旧没有得到解决,上市之路照旧难于上青天。
李易表示,从去年到今年,你的题目能解决吗,并且某种意义上讲电脑产业的利润应当是在逐年降落的,并且不单单是利润,现在连整体的量都是在逐渐走下的趋势,还有库存周转率的题目,这个题目坦白讲也不是说在很长的时间能解决的,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还有营收还是来自电脑零配件的销售,三个题目今天摆在发改委眼前可能有所美化,但是跟之前没有甚么质的差别。
李易的分析并非没有左证。有媒体也对神舟电脑的市场现状进行了调研,在北京市的中关村电子卖场,当年风云一时的神舟电脑,如今有点“凄凉”。据鼎好电子卖场市场部人士流露,目前在中关村只有一家神舟电脑的代理商,全部电子卖场只有三家神舟电脑的销售门店,而且都是专卖店。每家门店的范围都不大,十几平米的模样,只有简单的产品摆放,只有一到两名员工,既是店长也是导购。
据其中一家神舟电脑专卖店店长流露,目前产品销售很不理想,每天的出货量只有十几台。另外,在一份神舟电脑公司的产品宣扬单上,目前神舟电脑产品的售价从1999元到5999元不等,主流产品在两三千元。在眼下山寨横行、品牌产品降价竞争的PC行业里,这个价格对消费者没有太大吸引力。李易以为,低价上风不再、市场大环境等种种现状,造成了现在神舟电脑的积重难返。
李易同时表示,这家公司早年在深圳以经营经销电脑的三大件CPU、硬盘、内存为主营的,后来逐渐积累了一些实力经营以后,逐渐构成了自己的品牌神舟电脑。但是近两年,全部全球的PC产业的情势产生了重大的变化,PC的概念不再热了。神舟电脑当年能在中国PC市场杀出重围,杀手锏就是低价,当年还有一个外号叫价格屠夫,今天放眼全球,国内像联想这样的大牌子,包括像惠普、戴尔国际性品牌现在价格整体也非常低,明显神舟电脑已失去了本来的上风。
除以上种种缘由之外,李易还提到了神舟电脑上市道路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缺点:神舟电脑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开创人吴海军个人控制的公司股权高达83%,个人股权占比太重,一股独大的局面对一家要上市的企业来讲,是极其不利的。
李易分析说,发审委倒是没有明确的,但是行业内也在开玩笑,这家公司大部份股分是控制在一个家族里面的,这个是一个挺滑稽的事情,哪天这个人出了点甚么事,有甚么题目,这个公司是否是就没法运营了呢?
基于种种理由,中国互联网产业同盟秘书长李易建议,神舟电脑最好还是要打消上市的动机。盛大前两天已下市了、私有化了,阿里巴巴这两天B2B业务也提出要回购下市。实在一个企业上市和不上市,其实不影响他是一家优秀的企业。所以,吴海军不应当把太多的留意力放在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上市公司主席。他现在面临最大的题目是第一季度的财报、第二季度的半年报、一年报。
唐山网站建设www.fw8.netTAG:电脑,公司,题目,上风,低价
评论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