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网站建设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Facebook首位外部投资人:投资回报逾6000倍

[ 已在社交媒体领域获利颇丰的泰尔又有了新目标——为那些“能够解救世界的创意”提供资金,并将大笔资金投入那些专注于延永生命、移民海洋平台、太空贸易化、友好人工智能、修改DNA序列加速进化和其他一些疯狂想法的公司中 ]

随着“创富神话”Facebook公司正式启动IPO,其外部投资者也逐渐走到了聚光灯下,其中最受注视确当数该公司的首位外部投资人——彼得·泰尔(Peter Thiel)。

泰尔2004年为当时估值不到500万美元的Facebook提供了50万美元启动资金,占10.2%的股分。虽然随后几年,泰尔卖掉了自己近一半的股分,剩余股分也因Facebook多轮融资而进一步稀释,但泰尔所持股分仍占3%左右。假设以Facebook上市后10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泰尔手中的股票价值有望达30亿美元,投资回报逾6000倍。

极力颠覆传统聪明

泰尔成功仅仅是由于好运吗?

“Facebook的成功不是侥幸,泰尔的成功也其实不是出于侥幸。”同为Facebook董事会成员的网景公司(Netscape web browser)开创人、投资人马克·安德森这样说道,“泰尔总是拼命寻觅机会去颠覆传统聪明。”

Facebook开创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时至本日仍将泰尔视为一位非常有价值的顾问:“他一直要求我们专注于用户增长,以为扩大是公司最重要的事情,这是对Facebook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点。”

泰尔对Facebook的建议源自他的创业经历。早在1998年12月,他就与人联合创办了一家电子支付公司——康菲尼迪(Confinity),公司的第一款利用叫贝宝(PayPal),在eBay用户接受这项服务后,PayPal的客户数目开始急速增长。到2000年3月初,已具有超过15万用户。

2002年2月,在泰尔的推动下,贝宝成功上市,市值约为12亿美元,成为“911”事件后第一起大型IPO。8个月以后,eBay以15亿美元收购贝宝,泰尔获利甚丰。

在这以后,泰尔就开始耐心寻觅具有远景的初创公司。当时社交网络这个很少有人青睐的领域被以为会成为下一个危险的互联网泡沫,但泰尔还是将个人的10万美元投给了人际关系网(LinkedIn)。2004年,他又入股了Facebook。

一年后,他以5000万美元创办丰德斯风险投资公司(Founders Fund),并在基金成立后投资了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创业公司,包括YouTube、分享图片软件公司Slide、用户评论网站Yelp、开发搜寻恐怖份子和金融欺骗软件的Palantir Technologie、火箭制造公司SpaceX、电动汽车公司Tesla Motors和微型借贷公司Kiva。这些公司后来被证实都非常成功。

如何挑选具有远景的创业者?泰尔说,他会对每个寻求投资的创业者提一个最重要的题目,那就是:“为甚么会有第20名员工加入你的公司?”

泰尔以为:“很轻易解释为甚么有人想当CEO或作为早期员工加入创业公司,由于他们想运营一个公司或想通过加入早期创业公司来致富。也很轻易知道为甚么第1000名员工愿意加入,由于很明显公司正在通往壮大的路上,加入进来可以取得稳定的收入。但第20名员工则会有很多不同的含义。由于在公司第 19个员工加入的时候你公司的大部份股权已分配完了,但公司还没有成功,所以你的公司不是一个为了稳定收入值得加入的地方。”

“只有这样回答的公司我才会投,那就是第20名员工会加入进来是由于这个公司在做完全新的、与众不同的事情。”

对冲基金表现欠佳

在风光的创投事业背后,泰尔还经营一家对冲基金。1996年,29岁的泰尔就创办了泰尔资产管理公司(Thiel Capital Management),2002年卖掉贝宝的几周后,泰尔又将泰尔资产更名为克莱瑞资本(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

但相对他的创投基金来讲,泰尔旗下对冲基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善于做长线投资的泰尔固然总能正确猜想未来,但他仿佛在正确判定市场时机方面少根筋。

自金融危机以来,克莱瑞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已连续三年下跌,2008年下跌4.5%,2009年下跌25%,2010年下跌23%,资产管理范围也从2008年中期的60亿美元骤降至4600万美元。

下跌源自于泰尔以为,假设美国经济延续低迷,那末30年期美国国债将会上涨,同时投资者将大量借贷美元去投资新兴市场,因此美元会更加坚挺。与此同时,他还做多油价至每桶147美元,同时做空油价至每桶34美元。虽然如此,他在原油上涨中的获利并未能弥补对美元升值的猜想和对国库券的投资。

目前,泰尔表示自己的对冲基金基本处于蛰伏状态,没有股权风险敞口,但依然少许做空美元、固定收益证券和商品期货,同时也做多石油。

他说:“我们在等待市场基本面的修正,不过目前极度不匹配的市场状态也将延续一段时间。”

坚信创新解救世界

如今,已在社交媒体领域获利颇丰的泰尔又有了新目标——为那些 “能够解救世界的创意”提供资金,用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来讲,最少要“将我们的文明提升一个境地”。

泰尔以为,现在世界上几近所有的题目,例如政府机构和教育系统存在的缺点、挥之不去的金融风暴、市场泡沫、能源危机和争取资源的战争都源自于科技创新的停滞不前,而唯一的解救方式只能是剧变式的科学突破。

“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的是能代表真正进步的公司,而不是疯狂地从一个时尚变化到下一个时尚。”泰尔在他出版的一本新书中这样说。

目前,泰尔已将大笔资金投入那些专注于延永生命、移民海洋平台、太空贸易化、友好人工智能、修改DNA序列加速进化和其他一些疯狂想法的公司中。

另外,他还不断对外界表示,互联网行业根本还不存在所谓的泡沫,真正存在可怕泡沫的地方是高等教育。

“泡沫的出现就是当某些东西被过度估值和过度信任的时候。而现在在美国,或许就只有教育是人们依然信任的一项事业了。”泰尔说,捅破这个泡沫的方式就是让一些优秀大学生停学创业,并为这些寻求科技创新的停学大学生提供资助。

去年9月,泰尔启动“20岁以下20人(20 Under 20)”计划。这项计划的申请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必须不满19岁,另外一个是必须处于停学状态。泰尔给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每人10万美元创业资金。

Related:彼得·泰尔小档案

泰尔1967年诞生在德国法兰克福市,父亲是一位化学工程师,一直带着全家到处奔走,终极在美国旧金山以南20英里的福斯特市定居下来。

和大多数男孩一样,泰尔小时候也沉迷于《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系列小说,并从这部小说中知晓了邪恶的诱惑和蔼力的有限性。不过,听说他比大部份同学更聪明,从5岁开始就记得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名字。

少年时的泰尔还是国际象棋大师,最高排名曾到达全美第七。他也热中于通过棋局上的博弈与朋友或敌人较量聪明,并狂热地渴望成功。据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回想,他会在比赛开始前5分钟才出现在赛场,以此给对手制造压力。

高中毕业后,泰尔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哲学,同时辅修了“政治不正确学”(political incorrectness)。其间,他还创办了一份名为《斯坦福评论》的自由主义派报纸,但这份报纸其实不受欢迎。

1992年,泰尔取得法律学士学位后,在顶尖的苏利文和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Sullivan & Cromwell)找到了一份工作,但7个月后他就辞了职。随后,他将眼光投转向金融行业,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谋得一份金融衍生品交易员的工作。 1996年,更想自己创业的泰尔从纽约回到故乡,用从家人和朋友那里召募到的100万美元,用最便宜的价格在硅谷的金融中心区租下了一间没有窗户的仓库,创办了泰尔资本,从此走上了创富之路。

目前,泰尔以15亿美元的身家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居第365位。不过据传闻,作为基督徒的泰尔同时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同性恋,而这也是泰尔被外界称为矛盾综合体的具体体现之一。

http://www.fw8.net/


TAG:美元,公司,股分,泡沫,克莱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