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财经周刊:杨致远终究闭嘴了
作为公司的精神领袖,1家公司的开创人离职通常都不是甚么好消息。但当雅虎的联合开创人、时任雅虎董事的杨致远公布于1月17日辞往在雅虎的1切职务时,雅虎的股价当天就上涨了超过3%。
“在雅虎的时光从始至终都使人激动和深具价值,但是是时候离开雅虎往寻觅其他爱好了。”在给雅虎董事会主席罗伊·博斯托克(Roy Bostock)的辞职信中,杨致远写道。
此时间隔雅虎新CEO斯考特·汤普森上任仅仅过往了1周,市场上正充斥着雅虎出售阿里巴巴股权和软银股权等亚洲资产的传闻,而且,雅虎被收购的可能性也1直未被排除。
不论是在资本层面,还是在业务层面,杨致远都被投资者以为是雅虎做出改变的障碍。他与阿里巴巴和软银的关系太复杂了,他的存在使雅虎对亚洲资产的处理难以排除感情因素,而且,他对雅虎的感情又如此之深。
投资者们已受够他了,正是他的犹豫,使得雅虎错过了很多重大机会,也使得现在的雅虎难以推行大的变革。在杨离往后,数名董事也将离职,这被以为是雅虎进行重大重组的机会。
雅虎董事会被以为是高科技行业最不团结的董事会,目前1部份人支持私有化,而1部份想保持现状,和出售亚洲资产取得回报。离职前杨致远依然对董事会很有影响力,乃至有投资者称那是“杨致远的董事会”。
雅虎的投资人埃里克·杰克森称,杨致远之所以离职,是由于想禁止雅虎投资者之1、对冲基金经理Daniel Loeb发起代理权之争,使员工和斯考特·汤普森更轻松1些。
所有这1切,都让杨致远的离往显得分外落漠,人们仿佛忘了,作为划时期的互联网创业者,他理应收获属于他的鲜花和掌声。
他和David Filo于1994年创建的雅虎曾飞速成长,并1度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上市头10年间营业额增长了260倍,从2000多万美元变成60多亿美元,这让停学创业的他1度是互联网时期最刺眼的传奇英雄。
17年前,26岁的杨致远正好站在了1场大势的前端。1994年时,网景公司才刚刚成立,当时在斯坦福大学机电工程系读博士的杨致远和David Filo由于自己上网时觉得输进网址和查找信息不方便,做了个分类整理和查询网站的网站。
但雅虎和杨致远的迅速崛起并非仅仅由于早早遇上了大潮。美国在线的前身1980年代末已存在,当时,提供类似服务的还有Excite等几家网站,但它们从成立起就直奔着挣钱而往,依托发展付费拨号上网用户盈利,而在雅虎,不论是收录网址、搜索还是拨号上网,统统免费。
而杨致远和雅虎影响最为深远的成绩,在于找到了免费下的挣钱办法:卖广告。免费和开放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游戏规则,“流量/广告”则成了互联网行业历史最为悠久和主流的贸易模式。此前互联网虽已存在10年,但免费内容极少,访问互联网数据库的用度惊人,而雅虎的成功使得互联网上的免费内容和互联网用户都得以急速扩大。
雅虎成了那个时期用户们使用互联网的进口,它于199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定价13美元,当天收盘价为33美元。这间隔它正式成立仅1年时间。
雅虎本来的收进来自展现广告,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幻灭时,雅虎聘请了原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联席CEO Terry Semel出任新CEO,Semel发现搜索竞价排名的盈利能力巨大,花掉10几亿美元收购了尽大多数搜索引擎。依托搜索广告的收进,雅虎的事迹在2004到2005年间到达巅峰。
但题目在于,雅虎在搜索技术上并非业界领袖。在2003年收购搜索引擎公司Inktomi之前,雅虎从未做过搜索引擎。固然以后Semel试图把雅虎重塑为技术公司,但却难以与新崛起的谷歌匹敌。到2006年时,谷歌的营业额和利润均超过雅虎。
雅虎的事迹不再能到达华尔街的预期,2007年6月,在开掉Semel后,杨致远在希冀中出任雅虎CEO。杨致远熟知互联网,从他再度出任CEO前后几笔投资来看,他的贸易判定力也不错—在杨致远的主导下,雅虎与软银合资成立了日本雅虎;2006年时,花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换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分。
杨致远也对自己布满信心:“现在这个时刻,雅虎正需要1个真正了解公司与客户的领袖,而我以为自己正是这样的人,我以为自己是带领雅虎走过动荡时期的最好人选。”
但是在2008年对微软收购约请的拒尽成了杨致远最被诟病的败笔。彼时微软最高出价为475亿美元,但杨致远以微软的出价“严重低估”了雅虎的价值而拒尽了。而对雅虎的股东来讲,雅虎自己要再增长很难,微软的收购从财务回报上来看是很好的买卖,当时雅虎最大的股东莱格-梅森基金公司选择的就是果断出售。
杨致远的举动被股东以为是不顾股东利益,由于个人感情不愿出售,和过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这次并购中大量买进雅虎股票、本来等待卖出但结果变成股东的基金公司对杨致远等人极其愤怒。
杨致远当时的备选方案是用谷歌的广告系统替换自己的,以减少工程师和本钱,即可提升利润。2008年6月,谷歌也与雅虎签署了搜索广告合作协议,但是碍于反垄断指控,这1合作终极破产。
出任CEO后,杨致远也未能迅速找到雅虎的新方向。固然杨致远看到了Web2.0的远景,但他为人谦恭宽厚,不够铁腕,按曾任雅虎中国总裁的周鸿祎的说法是“谦谦君子的性情里有犹豫不决的1面”,也缺少治理经验,没有果断进行公司重组,让雅虎走Web2.0的路。
在谷歌终止与雅虎的广告合作后第3天,在投资者的愤怒中,杨致远辞任CEO职务。
2011年9月,接任杨致远任CEO的卡罗尔·巴茨被开掉。10月,杨致远开始找私募股权公司收购雅虎股分,以进行私有化退市,带领雅虎重整旗鼓。当时,杨致远手里的雅虎股权仅为3.9%。但这让诸多机构股东相当不满,以为杨只关心雅虎的影响力,而非股东回报。这被以为引发了股东们让杨致阔别任的意愿。
此时,杨致远已不再被视为对雅虎有价值的人物,相反,他的离职使得雅虎更可能通过出售获利,雅虎无疑将成为1个更重视股东回报的公司。
杨致阔别职越日,《华尔街日报》即援用消息人士说法称,雅虎在与阿里巴巴团体和软银的谈判中取得进展,雅虎将向后者出售部份资产,交易所触及金额约为170亿美元,此交易有看于2月中旬达成。
不论是何结果,杨致远都只能默默观看了。“杨致远是1位梦想家及先驱者,在为雅虎服务期间,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能与杨致远共同工作是我的荣幸,他独特的战略洞察力是无价的。”对这位黯然退场的1代互联网创业英雄,罗伊·博斯托克评价说。
雅虎业务变革史
1994年 杨致远和David Filo创办雅虎,首创“流量/广告”的互联网贸易模式。
1995年4月 雅虎上市,市值达5亿美元,而雅虎当年营业额不过130万美元,亏损63万美元。 但第2年雅虎即扭亏为盈,成为当时少数能盈利的互联网公司。
2001年9月 互联网泡沫幻灭,雅虎股价大跌。Terry Semel出任雅虎CEO,试图将雅虎变成传媒帝国。
2002年8月 雅虎试图以30亿美元收购谷歌被拒,随后收购了Inktomi和Overture两家公司的搜索引擎,开始其搜索广告业务。
2005年8月 雅虎投资向阿里巴巴投资10亿美元,同时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网站。这被以为是杨致远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
2006年12月 雅虎进行全球架构重组,将公司分为“网络媒体”及“广告和出版”两个业务部份。
2007年5月 雅虎启动Panama广告系统,此举主要针对谷歌Adsense广告系统。虽然广告点击率两周内增长10%,但仍难以挽回大局。
2008年2月 微软向雅虎发出收购约请,出价446亿美元,但被雅虎拒尽。
2008年6月 雅虎与谷歌签订搜索广告协议,杨致远想用谷歌的广告系统替换自己的,以减少工程师和本钱。但是碍于垄断指控,合作终极破产。
2009年1月 卡罗尔·巴茨被任命为雅虎新CEO,她把雅虎核心业务定位于主页、电邮、雅虎通、移动业务和媒体体验。其中移动业务更是被定位为重点业务,所有产品团队都应在产品中融进移动创新。
2009年7月 微软和雅虎在搜索业务上达成合作,雅虎放弃自己的搜索技术,采取微软Bing搜索引擎。雅虎负责广告销售业务,微软将取得雅虎的数据流量。
2012年1月5日 雅虎任命PayPal前总裁斯考特·汤普森为公司新任CEO。汤普森希看能够利用雅虎在用户和广告主需求方面的数据上风,进行服务创新。
(本文来源:第1财经周刊 作者:杨轩)
延伸浏览:
- 雅虎董事会忽然重组 亚洲资产置换交易或提速
- 雅虎董事长:没法保证与阿里的交易能够实现
- 雅虎公布重组董事会:董事长及3名董事将退位
TAG:广告,雅虎,微软,公司,阿里巴巴
评论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