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消息,阿里巴巴与雅虎联合宣布,双方已就股权回购一事签署最终协议,阿里70亿美元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份的20%,由此表明,阿里与雅虎的七年联姻路即将走到尽头。
七年,见证了一家门户巨头的衰落,也见证了一家电商巨头的崛起,七年间,两者有过为人称道的“甜蜜期”,也曾为控制权争夺而吵得不可开交。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下阿里巴巴与雅虎的七年恩怨,或者本就不是恩怨,有的只是利益。
双方“蜜月期”
2005年8月11日,中国七夕情人节,北京中国大饭店,雅虎和阿里巴巴正式联姻。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雅虎给阿里巴巴公司投入10亿美元的现金,同时阿里巴巴出让40%的股权和35%的投票权给雅虎。
当时马云在会上宣布,“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我们选择这一天,也为了表达阿里巴巴和雅虎7年的缘分,在今天终于能够结合在一起了。”而阿里对雅虎中国的收购当时也被誉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一大收购案。
在阿里收购雅虎中国、雅虎获得阿里集团40%股份后,杨致远对双方关系的互动和管理可谓良好。虽然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杨致远基本不插手阿里巴巴的运营,随后双方进入了长达5年的蜜月期,而在这5年间,双方实力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雅虎阿里渐生隔阂
结盟之初,雅虎恰恰过了巅峰期,开始衰落,雅虎中国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也从最高时的21%迅速下降到不足1%。而阿里巴巴则在马云领导下逐步壮大。马云手中的王牌是阿里巴巴近400亿元的港股市值,还有淘宝、支付宝这两个最赚钱的杀手锏。
双方实力此消彼长之后,雅虎手中握有的阿里40%股权和35%的投票权无疑成为了马云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由此,双方关于控制权的争夺开始上演。
控制权争夺开启
2010年,双方关系急剧恶化,阿里巴巴提出股权回购计划,但遭雅虎回绝,同时牢牢把控阿里巴巴40%股份的雅虎甚至进一步希望获得董事会席位。
随后,消息称雅虎香港欲进内地与阿里巴巴旗下中国雅虎抢生意,阿里巴巴B2B公司前CEO卫哲言辞激烈地炮轰雅虎是一个面临破产的公司,而阿里巴巴不再需要雅虎。马云本人也用“资本只是舅舅”来强调自己对阿里巴巴才有无可争议的控制权。
争夺白热化
而“阿雅之争”进入白热化的标志事件则是“支付宝的股权争端”。2011年5月,马云将归属于合资企业阿里集团的支付宝悄悄转移到自己名下杭州阿里旗下,此事引起雅虎及软银的强烈不满,同时对马云的道德质疑和对契约精神的遵守话题也引发多方讨论。
最终,2011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和软银终于就阿里旗下支付宝的股权转移争端达成了协议。最终达成的协议显示,作为对股权转移的回报,支付宝一旦上市,其目前的控股公司将给予阿里巴巴集团不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的一次性现金回报。
2011年底,雅虎、软银、阿里巴巴曾经讨论一项可以免税的“双现金充裕剥离”的方案,其中涉及阿里巴巴集团25%的股权以及雅虎日本35%的股权,交易作价为170亿-180亿美元。三方谈判已经非常接近谈成,但最终谈判还是功亏一篑。
七年恩怨一朝解
当时市场普遍预计,阿里与雅虎的联姻将很难熬过“七年之痒”,今日,一语成谶。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联合宣布,双方已就股权回购一事签署最终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用63亿美金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团优先股,回购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团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20%。如未来阿里集团进行IPO,阿里巴巴集团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剩余持有股份的50%。
阿里巴巴集团表示,交易完成后,新的公司董事会中,软银和雅虎的投票权将降至50%以下。同时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雅虎将放弃委任第二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力,同时也放弃一系列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的否决权。阿里巴巴集团公司董事会将维持2:1:1(阿里巴巴集团、雅虎、软银)的比例。
点评:
至此,阿里巴巴与雅虎关于控制权的争夺基本结束,阿里以70亿美元的代价赎回自由之身,雅虎也得到了急需的现金支持,表面上,这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结局,但背后,雅虎失去了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公司的控制权,虽得到现金解了燃眉之急,可未来发展依旧难言乐观。
而双方在控制权争夺中,所引发的关于契约精神,商业道德的讨论,更值得急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思考与借鉴。
http://www.fw8.net/ (责任编辑:小万)